欢迎光临宁波市网上政务服务中心 首页 /    服务指南 /    政策法规 /    市场资信 /    政务公开

该网站已停止更新,仅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如需访问最新公告信息,

请访问 https://jyxt.zwb.ningbo.gov.cn:4011

海曙 江北 镇海 北仑 鄞州 奉化 余姚 慈溪 宁海 象山 前湾新区 国家高新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试点专栏 >  他山之石 >  查看详情

标准化助推中山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信息发布时间: 2019-08-21 10:16:02     阅读:
——  中山市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国家试点建设成效
 
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连广州,毗邻港澳,总面积1783.6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154万人。中山市早在199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比全国老龄化提早了9年,而且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据统计,2010年中山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约20万人,且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加大。目前,中山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5.3万人,老龄化率为15.7%。全市养老机构总床位数 4636张,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2.5张。入住人数1896人,约占老年人口的0.8%,机构平均入住率41%。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约占老年人口的99.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康乐、家政、送餐助餐、康复护理、日间照料等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研究先行先试
 
    中山市人民政府对养老服务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中山市目前共有19家镇区敬老院,且均为广东省一级敬老院,具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基础和较好的服务管理水平。早在2010年,中山市率先在广东省开展养老服务业的标准化研究,探索形成中山市养老服务“机构先行、打造样板、全面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对中山市三乡镇颐老院、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敬老院(现更名为:中山火炬开发区颐康老年服务中心)两个单位先行开展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帮助两家养老机构建立和完善了服务标准体系,并在中山市各养老机构加以全面推广应用。
中山养老服务标准化理论研究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由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联合中山市民政局承担完成了广东省质监局科技项目《广东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和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和中山市科技项目《中山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项目成果《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及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与应用》获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1年,经广东省质监局推荐,中山市民政局获国家标准委批准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名称为“广东省中山市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山也成为了全国五个同类试点单位中唯一的地级市。建体系做认证立制度推团标 —— 中山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四大利器在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下,试点承担单位中山市民政局依据GB/T 2442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等系列国家标准,结合中山市养老服务机构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特色,广泛制定涉及生活照料、老年护理、家政上门、膳食、文化娱乐、委托服务、陪同就医、医疗保健以及运行管理等内容的分项标准,构建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三种形式的标准体系,其中,机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共有标准338项,通用基础标准57项、服务保障标准133项、服务提供标准148项。社区养老标准体系共有标准119项,通用基础标准25项、服务保障标准40项、服务提供标准54项。居家养老标准体系共有标准131项,通用基础标准25项、服务保障标准36项、服务提供标准70项。标准体系在养老服务机构有效实施,截至201711月,中山21家养老机构,参与标准实施的有19家,占比90.5%。服务标准覆盖方面,机构养老服务标准覆盖率91.56%,社区养老服务标准覆盖率85%,居家养老服务标准覆盖率90.56%。中山是目前全国唯一对全市敬老院服务进行统一标准化认证的城市。2012年,中山积极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市19家镇级敬老院已全部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其中11家评为“AAA”级,8家评为“AA”级。全市各镇级敬老院、养老院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日常医疗、康复护理、紧急救助、临终关怀等各环节的服务都按标准化进行。通过制定并实施养老服务地方标准,引领行业向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中山市承担制定广东省首个养老院服务质量地方标准《养老机构服务规范》(DB44/T 1750—2015)。该标准于20151216日发布,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全省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水平提升。试点开展以来,中山市先后印发了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试点建设方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市全覆盖实施方案、养老服务工作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失能半失能困难老人补贴制度、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社会改革方案、老龄服务机构资助办法等一系列规范化文件,为中山市养老服务工作发展进程谋篇布局,促进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从制度上保障全市养老服务业良性化运作和规范化发展。由项目技术支撑单位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牵头全市29家养老服务机构共同起草21项联盟标准,标准经专家会议审定和宣贯培训,全市共计34家机构自愿执行联盟标准并完成网上自我声明公开,将联盟标准整合到各自标准体系中,实现标准化管理。
 
试点建设成效显著
 
    2017122728日,受国家标准委委托,广东省质监局组织专家组对中山市国家级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最终,中山市以综合得分95分的好成绩,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中山市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等3种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提升规范化水平。机构养老方面,试点建设单位如火炬开发区颐康老年服务中心,全院养老护理员参加《民政人才培训平台》远程教育培训,做到100%持证上岗,并设立专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室,建立由医务人员、社工、康复师、护理员组成的专业评估小组。社区养老方面,如依托小榄镇敬老院设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进基于标准化的“机构+社区+居家的养老服务模式,建立“社工+护工+义工的联动机制,打造社区和居家养老公益服务平台。居家养老方面,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为公开招投标购买第三方服务,通过制定实施联盟标准,指导各中标机构按照统一要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承担单位中山市民政局表示,开展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统一养老服务机构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建立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行为规范化,有助于提升养老机构形象,增进长者及其家属与养老机构之间的诚实互信感。
    试点项目得到中国质量报、中国新闻网、南方日报等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有效地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养老服务标准化的认知程度,对全国同行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供稿)
上一条:秦皇岛政务服务中心:以标准化建设为引擎 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下一条:秦皇岛政务服务中心:以标准化建设为引擎 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